這都可以(原創歌詞)原創心得體會,
原標題:保險+養老雙螺旋增長洞察
當前保險行業正面臨轉型的重要拐點,未來十年將如何發展?“保險+養老”將是一個重要的增長方向。保險和養老相結合造成的黏合效應將帶來巨大的市場潛力,保險公司需要從提供產品向提供全方位養老解決方案轉變,并通過科技平臺融合保險和養老服務場景,助力保險+養老高質量發展。
未來十年是保險轉型的關鍵十年。我們將會在未來十年的后半程看到健康險年保費超過壽險年保費規模。個人養老險將爆發性增長,以未來10年的時間實現壽險過去16年的發展規模。
我們常把十年作為一個小周期來進行觀察,對于保險行業來說,未來十年將是轉型的關鍵期。
從全球先進實踐來看,美國的壽險保費收入從2000年到2008年保持持續增長,達1472億美元。但2009-2010兩年間,因為金融危機影響回落到1046億美元,大抵為1996年的水平。此后2011-2020年壽險保費收入緩慢恢復至2008年前的規模。美國近年來壽險保費收入增長不顯著,近二十年年復合增長率僅0.6%。2007年,美國的健康險保費收入就已超過壽險,并保持2.9%的增速穩步增長。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也保持一定增長,但在2014年有較大回落,隨后便一直保持增長態勢。近十年,美國養老險保費收入維持著約1.6%的年復合增長率,從2011年到2020年震蕩上升,保費收入從2532億美元上升至2889億美元,年平均增速為2.3%,高于壽險的收入增速。
圖1美國壽險、健康險、養老險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ACLI、OECD、安永-博智隆分析
我國壽險保費在2011-2013年增長緩慢,年平均增速為4%,壽險保費收入從8696億人民幣上升到9425億人民幣。2014-2017年為快速增長期,年平均增速達23%,收入從10902億人民幣上升到21456億人民幣。2018-2020年壽險保費收入增長趨于平緩,收入從20723億人民幣上升至23572億人民幣,年平均增速為3%,在2018年和2021年甚至出現3%和2%的負增長,再次進入緩慢發展階段。十年間,我國的健康險保費收入總體呈快速上升趨勢。2011-2013年為快速增長期,年平均增速達27%,保費收入從692億人民幣增長到1123億人民幣。2014-2016為高速增長期,年平均增速高達54%,健康險保費收入從1587億人民幣上升到4042億人民幣。2017-2021年,年平均增速下降至16%,處于中速增長期,收入從4389億人民幣增長到8447億人民幣。總體來看,健康險保費收入十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5%。考慮到疫情影響,并結合發達國家相關行業的發展歷程,我們預計未來十年壽險增長率將維持在5%左右,而健康險增長率將達到20%,預計2030年前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將超過壽險。個人商業養老險政策落地,相關板塊近年開始發力,預期在2030年其收入將接近2.7萬億人民幣(此處養老險不包含社會養老金部分)。我國的企業、職業年金市場化投資運營工作穩步推進。到2021年末,全國有11.75萬戶企業建立了企業年金,投資運營規模達2.61萬億人民幣,職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規模達1.79萬億人民幣。
圖2中國壽險、健康險、養老險增長趨勢
數據來源:Wind數據、人社部、安永-博智隆分析
通過分析發達國家相應險種的發展歷程和我國國情,我們預測未來壽險收入增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國2020年的健康險和養老險的保費收入分別占同期美國兩險保費收入的63%和22%,保險行業未來新的增長點在于健康險和養老險,如何把握未來十年的增長機遇將是保司的重要功課。
對于養老產業,未來十年也至關重要,兩次嬰兒潮的積蓄將帶來養老產業的發展。2022年是主力嬰兒潮的退休元年,回聲嬰兒潮進入事業快速成長期。
新中國成立以來,歷年的出生人口中位數為2042萬,我們將出生人口數大于2042萬的連續年份定義為嬰兒潮時期。從數據來看,我國到目前共經歷了3次嬰兒潮。
1950-1957年是第一次嬰兒潮,大約有1.7億人出生,由于當時人口基數不大,所以這批嬰兒潮的絕對數量有限,這批嬰兒潮出生的人口目前年齡在65-72歲之間,到2030年將成為73-80歲的高齡老人。 第二次嬰兒潮是1962-1975年出生的人口,數量高達3.7億,也是主力嬰兒潮,目前年齡在47-60歲,1962年出生的人口在今年滿60歲。可以說,2022年是主力嬰兒潮的退休元年,到2030年,他們將達到55-68歲,成為主力養老人群。 第三次嬰兒潮時間為1981-1997年,主力嬰兒潮創造了第三次嬰兒潮,又稱為回聲嬰兒潮,出生人口數量高達3.8億,目前年齡在25-41歲。如今,正是這批回聲嬰兒潮人群的事業快速成長時期,也是當前中產階級的主力。到2030年,他們將達到33-49歲,開始為父母規劃養老或者提前為自己規劃養老。近十年來出生人口數量最多的年份是2012年,約有1980萬人出生,但沒有達到中位線人數。在房價壓力、教育成本、生育保障等因素的疊加下,本應出現的第四次嬰兒潮并未到來,近年來出生人口數不斷下降,中國老齡化正在不斷加速。
圖3中國嬰兒潮概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未來十年,我國老年群體規模快速增長,到2030年將達到2.7億。老齡產業同步快速發展,到2030年將達到20萬億級規模。
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持續增長,出生率數據卻在同步下降。《中國統計年鑒2021》指出202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8.52%,首次跌破10%,在出生率快速下降的同時,我國已經進入老齡人口高速增長的平臺期。
結合多方數據,我們預測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以約3.5%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30年這一人群的數量將達到2.7億人,其中根據測算完全不具備自我照料能力的老人將以每年約9%的比例增長。2030年,我國預計有近2.6億有部分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口及總數量超過一千萬的失能老人。
圖4中國老年人口數量
分析數據來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與經濟》、安永分析、安永-博智隆分析
伴隨著人口規模的增長,老齡產業同步快速發展。根據公開披露的市場調研信息,從2019年到2024年,中國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2021年中國的老齡產業市場規模達到8.8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率高達22.3%。伴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速,養老需求向多樣化演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更注重晚年生活品質。除了基本的生活、健康保障及醫療資源需求,老年人群體對社交、娛樂、陪伴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強烈。此外,為獲得更高質量的晚年生活,醫療、旅游、社交、網絡消費、適老器械等領域都將成為養老市場的重要增長點。我們預計老齡產業將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到2030年這一市場規模將有望擴大到18.3萬億人民幣。
圖5中國老齡產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大健康產業藍皮書》、iMedia Research、安永-博智隆分析
從現實生活看養老產業存在諸多痛點:精神需要難滿足、養老負擔重、從業人員少、投資周期長
我們收集了現實生活中各種養老場景的聲音,有的來自老人本身,有的來自老人家屬,有的來自養老護工,還有的來自養老機構投資者。
從需求端來看,老年人需要的不僅是物質和醫療護理,還有精神上的富足。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家庭是由子女或其他親屬承擔養老責任的。由于受此傳統觀念的影響,老年人更傾向于認為子女不孝順才會把自己送進養老院。中國執行了三十余年計劃生育政策,很多老年人都面臨著子女不在身邊的問題。比如很多老年人的子女在大城市打拼,雖然遠程視頻電話等科技手段的流行可以緩解老人的孤獨感,但大部分老年人還是傾向于子女在身邊面對面的陪伴,老年群體被照顧和關愛的心理需求仍然強烈。而對于子女們來說,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除了房貸、就業、教育,巨大的養老壓力也是所有家庭和社會需要共同面臨的挑戰。子女既擔心自家老人能不能被護理到位,是否有充足的時間陪伴老人,同時也焦慮未來自己養老的問題。
另一方面從供給端來看,我國當下養老護理相關從業人員太少,同時機構護工們埋怨工作任務雜,壓力大,還無法帶來職業成就感。對于投資者來說,相較其他行業而言,養老投資費力不討好,周期長,回報慢,如何盈利更是最大的難題。而投資養老產業的風險也逐漸顯現,雖然近年來隨著醫養模式的興起,提高了這一領域的投資確定性,但是由于醫療資源的匱乏,如何降低風險并在短時間內快速盈利仍然是難以實現的目標。
根據這些養老現場的聲音和痛點,我們看到中國養老市場的幾大現狀是:窮人更怕老、富人不缺房、中產在焦慮。大家共性和個性的需求是什么?
圖6養老場景的聲音
保險與養老產業天然契合,智慧投資、高潛客群、產品創新、科技平臺作為雙螺旋增長四大抓手,充分發揮協同優勢。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保險和養老仍然是兩個高速增長的產業,并且這兩個產業存在一些天然的契合點,形成了高速增長的雙螺旋。雙螺旋中間存在多個連接點,例如:智慧投資、高潛客群、產品創新、科技平臺。
圖7保險+養老雙螺旋結構
雙螺旋增長抓手之一:智慧投資
根據調研,我們發現,不同的險資企業由于自身的體量、目標和經營狀態不同,會選擇不同的養老產業投資策略,主要分為重資產、中資產和輕資產三大類。
1. 重資產模式
CCRC模式:CCRC以養老公寓、養老社區等專業老年人生活場所為載體,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務,從投資價值上來看,養老社區的重點目標客群為高凈值人群,客群規模不大,但客單價值高。從資金投入角度來看,CCRC類養老地產所需資金規模大、投資周期長。目前已布局養老社區的險企均采用保險結合養老社區的模式,通過為保險主業帶來新業務價值,從而長期獲得穩定收益。同時,自主開發、運營更符合險企擴大養老健康生態圈的需求。因此,如果考慮到長期的穩定收益和業務增值的話,會把CCRC作為一項重點投資。圖8重資產模式的投資特點
2. 中資產模式
在中資產模式下,險企不直接作為養老社區的物業持有人,而是采用公建民營、與第三方合作、租賃物業等形式運營養老社區。
公建民營:“嵌入式”社區養老模式——依托網點,為周圍老年人提供集中式的托管照護、餐飲服務和文化活動場地等。目前,險企嵌入式養老社區項目數量較少、覆蓋面較窄、服務還未形成標準化,難以實現依托規模效應降低運營成本,以及發展高利潤的增值服務。完善普惠型社區連鎖化布局,實現規范化、規模化發展是險企嵌入式養老社區項目的下一發展階段。 租賃物業:作為面向社會群體打造的養老網絡,目標客群規模大。同時,由于這種方式短期內不會占用大量資金而且布局周期短,因此靈敏度高、擴張速度很快,有助于品牌快速擴大養老服務覆蓋面,讓更多客戶獲得高質服務。 第三方合作:醫養結合的服務模式在政策層面被給予大力支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明確支持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轉型,開展康復、護理以及醫養結合服務,如民營二級醫院增設養老床位、一級醫院打造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目前,全國有91個城市在開展試點工作,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或成我國醫養結合服務新模式。對險資企業來說,結合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服務并形成品牌化、規模化的經營模式具有廣大的提升空間。圖9中資產模式的投資特點
數據來源:ACLI、OECD、安永-博智隆分析
3. 輕資產模式
近年來,推動社會力量布局智慧養老、居家養老成為政策發力的重要方向。《“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及,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和健康支撐體系加快健全。在政策的推動下,部分保司通過布局居家養老和智慧養老來深化養老產品與養老服務的融合。
智慧養老: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是以智能產品和信息系統平臺為載體,面向老年群體的健康及養老服務需求,既向上承接保險產品,又向下帶動醫療健康服務,當然對充分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能力要求極高。由于智慧養老模式尚在摸索階段,2023-2025年是智慧養老布局和擴張的關鍵時期。 居家養老:作為在中國養老服務體系中占據基礎性位置的居家養老,市場規模廣闊,符合絕大多數中國老人在熟悉的環境頤享天年的意愿。險企可通過布局居家養老,提供一體化的養老保障服務,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圖10輕資產模式的投資特點
雙螺旋增長抓手之二:高潛客群
保險與養老的高潛力客群高度重合,是未來的共同發力點。通過對用戶畫像的分析,我們認為高價值的保險客群與養老客群,無論是從客戶需求抑或是購買能力角度,均有高度重合。我們識別了其中最主要的三類高潛人群:中產階級、高凈值人群和新市民。
中產階級:根據公開披露的市場調研信息,我國2020年中產階級數量為1.39億,樂觀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有近8.54億的中產階級,我們認為這一快速擴大的人群將在未來十年釋放巨大的中端養老需求。
圖11中國中產階級數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Credit Suisse、ANZ Bank、安永-博智隆分析
高凈值人群:同時,我們預計2030年中國高凈值人群將達到約2900萬人,這一人群普遍有充足的養老金儲備,預期帶來巨大的高端養老市場空間。
圖12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Credit Suisse、安永-博智隆分析
新市民:伴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進,我國新增城鎮人口快速擴大。截至2021年,新市民規模達到約2.5億。我們預計這一人數將持續增長,而其龐大的消費釋放,亦對拉動保險、養老的需求有著重要意義。
圖13中國城鎮農村人口分布及新市民規模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安永-博智隆分析
通過對高潛人群的分析,我們認為保險與養老有天然的契合,雙螺旋發展姿態明顯,應加快產業布局,充分發揮協同優勢。
雙螺旋增長抓手之三:產品創新
關于產品創新,保險公司亟需從僅提供產品的傳統模式轉變為提供“產品+服務+基礎設施”的全方位養老解決方案,以客戶為中心,加快建設健康養老生態鏈供應體系,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健康養老服務。
圖14全方位養老解決方案
雙螺旋增長抓手之四:科技平臺
為適應老年人群越來越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和老人子女的期待、提高機構工作人員和管理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需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良好體驗。
圖15養老用戶體驗旅程
而優質的體驗需要搭建智能化科技平臺,以新科技、保險核心系統、數據為基礎,以各類應用平臺為保障,融合保險和養老服務場景,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健康養老服務,實現規模化與精細化并舉,助力保險+養老高質量增長。
圖16科技平臺概念架構
數據來源:ACLI、OECD、安永-博智隆分析
關于EY-Parthenon
EY-Parthenon團隊與客戶協作,應對各種復雜情況,協助他們重整生態系統,重塑業務組合,重塑自我,實現更美好的未來。借助全球互聯與規模,團隊著重戰略實現,協助企業首席執行官制定和實施戰略,以在業務轉型時更好應對挑戰,同時最大程度抓住機遇。EY-Parthenon團隊從構想到實施,協助企業促進長期的價值,建設更美好的商業世界。EY-Parthenon是一個品牌,在2021年和2022年Vault全球戰略咨詢公司排行榜當中名列第五。全球各地多家安永成員機構在該品牌下提供戰略性咨詢服務。
本文是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寫,并非旨在成為可依賴的會計、稅務、法律或其他專業意見。請向您的顧問獲取具體意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