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a级大片-欧美a级毛欧美1级a-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式放-欧美a级片免费看-欧美a级片视频-欧美a级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相關欄目
新聞資訊 >>
合作媒體 >>
展會知識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源重工何以占據輪式挖掘機市場半壁江山?


挖掘機銷量素有“經濟活動溫度計”之稱。在輪式挖掘機領域,位于泉州市洛江區五金機電產業園的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新源重工”),雖行事低調,卻業績驕人。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新源重工在全行業輪式挖掘機中市場占有率高達47.7%,銷售額7.5億元,排名第一。其產品不僅銷售至全國各地,還出口至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區。截至今年11月份,該公司銷售額7.1億元,預計2023年全年銷售額8億元左右,比2022年增長7%左右。

  始建于1990年的新源重工,是從泉州一家修配店奮斗成為輪式挖掘機行業領軍者,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福建省龍頭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連續20多年在國產輪挖市場上遙遙領先。它見證了中國小型輪挖市場的從無到有,也親歷了輪挖市場由借鑒汽車部件裝配到挖掘機專用部件開發生產的過程,一步步引領中國輪挖從依賴進口走向自主研發。

  如今,新源重工正努力建成一個5G智能化工程機械產業園,輻射當地形成一條挖掘機零部件配套產業鏈。新源重工何以占據輪式挖掘機市場半壁江山?它的成功之路有何啟示?近日,東南網記者走進新源重工進行調查。

布局智能制造

將建5G智能化工程機械產業園

新源重工何以占據輪式挖掘機市場半壁江山?(圖1)

  工人對成品挖掘機進行外部清洗。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

  下料、電焊、組裝、檢測……記者近日走進新源重工的數字化工廠生產車間,看到從一片鋼板到一臺輪式挖掘機的“變形記”。工人們正操縱著設備趕訂單忙生產。在成品倉庫,一臺臺技術領先的輪式挖掘機整裝待發,場面蔚為壯觀。

新源重工何以占據輪式挖掘機市場半壁江山?(圖2)

  在新源重工的數字化工廠,工人進行輪式挖掘機組裝。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

  記者了解到,新源重工的數字化工廠配備世界先進的激光切割設備、機器人自動焊接系統、數控龍門加工中心、軌道式拋丸處理生產線、機器人自動涂裝生產線等先進設備,可實現主機結構件下料切割、拼裝焊接、數控加工、表面處理噴涂的高度自動化生產工藝。

  “早在2008年,新源重工就開始引入機器人焊接及自動化技術。先進生產設備的使用,讓我們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這讓我們的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新源重工董事長鄭永忠說,“30多年深厚的技術沉淀和不斷求新求變的創新精神,這是新源重工輪挖能夠領先市場的秘訣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保持行業領先,我們早在2014年便規劃建設工程機械行業先進的數字化工廠。”鄭永忠介紹,2022年7月15日,新源重工PLM系統(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重磅上線,這標志著公司數字化研發設計體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是公司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標志。

新源重工何以占據輪式挖掘機市場半壁江山?(圖3)

  成品機械在檢驗區待檢。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

  記者了解到,新源重工PLM系統鏈接企業內部的設計、開發、采購、制造每個部分,將單兵作戰的模塊變為一個完整作戰的軍團,通過數字化的云平臺,實現產品研發高效協同。該系統上線后實現研發文檔管理、BOM管理等核心技術業務在線化和數據化,提升設計、采購、制造、管理等部門之間的合作,減少出錯率和重復性工作,將信息技術、現代管理技術、制造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對產品生命周期中的各個階段的數據資源、產品信息、開發過程和生產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當下中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新源重工基于擴大產能的需求,將投資建設一個5G智能化工程機械產業園,實現生產與智能網絡高度互聯,打造更高品質和創新科技的產品,輻射當地形成一條挖掘機零部件配套產業鏈。

  “現在我們的工廠已引進PLM、ERP等管理系統,將來5G智能化工程機械產業園建成后,我們計劃應用自動智能倉儲、AGV運輸,將形成全面數字化管理。未來,打造15分鐘生產1臺挖掘機的柔性生產線,預計年產可達超1萬臺。”新源重工副總經理顏文山告訴記者。

堅持自主研發

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新源重工何以占據輪式挖掘機市場半壁江山?(圖4)

  生產車間內工人進行機械焊接。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

  如果不說,你很難想象這么一家大型民營企業前身為一間僅有3名維修工的修配店,這得益于鄭永忠敢于不斷嘗試,專注自主研發。早在1990年,恰逢泉州大開發,看到商機的鄭永忠在當地開了修配店,幾年下來,小店業務規模越做越大,并改名升級為修配廠。賺到錢的鄭永忠并未止步于此,有著豐富維修經驗的他決定要研發生產輪式挖掘機。

  1998年,在三畝地的工廠里,面對資金不足、設備簡陋、銷售網絡不健全等重重困難,鄭永忠帶領團隊一步步摸索,從一顆螺絲釘到輪挖的每一個部件再到整機下線、投入使用,他們勇往直前,一路披荊斬棘。終于在2000年,新源重工成功研發出中國第一臺5噸級360度全回轉輪胎式液壓挖掘機,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首批2臺挖掘機一出廠,分別給兩家公司試用,客戶用后眼前一亮,兩家公司共加購5臺挖掘機。

  新源重工的輪式挖掘機投入市場后得到客戶們的喜歡,也讓鄭永忠信心倍增,他帶領團隊專心搞研發,生產出不少口碑好、質量優的產品。顏文山告訴記者,作為較早加入公司的一員,他在新源重工親眼見證一代代不同款式、型號的挖掘機誕生,每款挖掘機也有屬于它的“粉絲”群體,銷量都不錯,在國內同類產品中獨樹一幟或技術領先。

  原來,每開發一款新產品,新源重工研發團隊不僅會考慮制造成本、整機性能、使用成本等因素,也會綜合考慮市場需求、客戶需求。其中,2008年出廠的65W-7雙驅動挖掘機,以優秀的爬坡性能與工作效率媲美進口機型,當時這款挖掘機深受需要在山區作業客戶的喜愛。

新源重工何以占據輪式挖掘機市場半壁江山?(圖5)

  生產車間內工人嚴格把控生產流程。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

  自2022年12月1日起,國內挖掘機全面進入“國三”升級“國四”。升級后,產品技術門檻被再次提高。這不僅是對每家挖掘機生產企業技術實力、綜合競爭力的一次檢閱,也是行業優勝劣汰的一次洗牌。新源重工其實早在3年前就已提前布局。其憑借深厚的技術積淀,歷時3年自主研發,對整體動力、液壓系統以及控制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成功推出13款“國四”產品,在配置、操控、節能方面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新源重工30多年的研發積累與技術沉淀,最終以產品質量作出最直觀的呈現。截至目前,新源重工已提交的專利申請數目有230多項,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89項、外觀專利52項;產品已覆蓋5噸級至15噸級經濟型和高端型的輪胎式液壓挖掘機,形成了標準化、系列化,具有良好的市場綜合競爭優勢。

傳承企業精神

“創二代”從一線崗位做起

新源重工何以占據輪式挖掘機市場半壁江山?(圖6)

  “創二代”鄭澤琦仔細端詳著父輩們制造的首臺挖掘機。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

  在新源重工生產車間,記者觀察發現,每一個流水線上的工人都會仔細對上一道工藝進行人工質量檢查,對于品質不過關的產品,他們會手動把這些產品“下架”。30多年來,新源重工秉持著“科技為新,品質為源”的企業精神,成長為重工輪挖行業領軍企業。在公司內,不少人還能說出自己是如何在崗位上踐行企業精神的。

  今年24歲的鄭澤琦是鄭永忠的兒子,6年前高三畢業后便來到公司跟崗學習。一進公司他便被派到生產一線,與普通工人一樣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哪怕后來讀大學,假期回公司跟崗學習,他仍在一線不同崗位上工作,先后做過電焊工、裝配工、貨物搬運工。

  “在這么多崗位工作過,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做鏟斗電焊工作。這項工作難度不大,考驗的是我們的耐心、信心。焊接時,焊縫應平整,不得有氣孔、夾渣等焊接缺陷。”鄭澤琦告訴記者,在一線崗位上的他也更理解公司的企業精神。

新源重工何以占據輪式挖掘機市場半壁江山?(圖7)

  工廠內整齊擺放著挖掘機。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

  現如今,大學畢業后的鄭澤琦在公司擔任技術工程師,主要負責對接客戶的一些技術問題,并參與公司新能源產品的研發工作。認真細心的他,與同事一起主動了解市場及客戶需求,并將各方需求回傳給研發團隊,幫助研發團隊全方位提升產品性能和品質。預計最快明年,該公司有望研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能源產品。

  “很高興能參與新能源產品的研發工作,相信在我們一代代新源重工人的努力下,新源重工發展能越來越好。我們也將繼續深耕輪挖技術行業,堅持自主研發,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客戶喜歡的產品。”鄭澤琦表示,年輕的他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記者手記

民企也需要企業精神傳承

  東南網記者 施遠圻

  從一家小修配店發展為行業龍頭企業,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30多年的發展歷程,離不開“科技為新,品質為源”這8字企業精神的指引。正因為新源重工把“堅持自主研發”“保證產品質量”作為企業發展的驅動力,使得公司不論是產品還是技術上都深得客戶的信賴與喜愛,產品銷量穩居行業榜首。

  在采訪中,記者接觸到“創二代”鄭澤琦,18歲便到生產線上跟崗學習,也讓他更添一分穩重。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他不僅熟悉公司事務,還掌握生產線上實際操作流程,對于企業精神也有獨特的理解。

  民營企業要高質量發展,不僅僅是靠要第一代人努力積累,更需要第二代、第三代人的傳承創新,尤其是企業精神的傳承。鄭澤琦告訴記者:“比起爸爸年輕時在修車創業,我在生產線上做的事簡單很多。高中畢業后第一次上生產線,也會感覺累,后來做久了也就習慣了。直到工作后,我才理解當時爸爸為什么要讓我早早到生產線上‘受苦’,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知道挖掘機要怎么做、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

  風雨兼程三十載,潛心研發創佳績。希望新源重工繼續深耕輪挖技術前沿,依托穩扎穩打的專業技術,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

專家點評

深耕挖機逐創新 新源重工“挖”出中國工程機械的新未來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智能制造學院書記兼副院長、副教授 蔡海毅

  工程機械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目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逐漸成熟,已進入平穩發展期。新源重工多年來專注于中小型挖掘機研發制造,不斷對產品進行迭代創新,基本每兩年都有新款推出,表現出了企業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新源重工建成的數字化工廠,保證了其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與可靠性。該公司的產品涵蓋了5~15噸的系列產品,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品線,并據此在中小型挖掘機這一細分領域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實屬不易。

  建議新源重工一方面繼續在產品生產制造管理全過程中推行數字化轉型,以實現市場變化快速響應、提升生產效率;實現產品全周期質量追溯、提升產品質量;提高供應鏈韌性、降低運營成本,降低能耗排放,實現綠色生產。另一方面,建議抓住工程機械行業發展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機遇,開發新能源挖掘機及基于5G技術的遠程無人智能操控技術,進一步提升產品功能價值,保持市場龍頭地位。(東南網記者 施遠圻 薛逸群 文/圖)

來源:東南網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